懷孕12種流產原因大揭秘,你不可不知!

懷孕12種流產原因大揭秘,你不可不知!

懷孕了,為什麼留不住寶寶?12種懷孕初期流產(小產)原因

懷孕後,許多準媽媽都懷著期待的心情,但「流產」這個詞卻是不少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名詞。針對這個問題,我們整理出了12種懷孕初期流產的常見原因,幫助準媽媽們更好地認識流產的風險,並進行相應的預防和應對。

懷孕初期流產(小產)原因:胎兒染色體異常、免疫系統異常、罹患糖尿病及甲狀腺疾病、病毒感染

1. 胎兒染色體異常

胎兒染色體異常是造成流產的最主要原因,約佔70%的流產案例。這種情況與母親的年齡高度相關,隨著年齡的增長,染色體異常的機率也隨之上升。如果年輕母親也遭遇反覆流產,則可能需要檢查夫妻的染色體是否存在問題。

2. 免疫系統異常

一些自體免疫疾病(如抗磷脂抗體症候群)會導致血液中血栓的形成,這可能與流產有關。儘管可以通過阿斯匹靈或低分子量肝素來降低流產風險,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避免流產。

3. 罹患糖尿病及甲狀腺疾病

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或者甲狀腺的功能失調,都能提高流產的機率。特別是懷孕早期的糖化血色素(HbA1c)過高,不僅增加流產風險,還可能引發胎兒發育異常。

4. 病毒感染

根據統計,約15%的早期流產是由感染因素引起的。常見的感染病毒包括德國麻疹病毒、巨細胞病毒及B19型細小病毒等。這些病毒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,可能造成流產。

懷孕初期流產(小產)原因:子宮腔沾黏、子宮頸閉鎖不全、強烈撞擊子宮、體重過重

5. 子宮腔沾黏

如果子宮內膜缺乏足夠的支持,胎盤無法正常發育,流產的風險會隨之增加。子宮腔沾黏通常是由過往的手術造成的,例如切除子宮肌瘤或者人流手術。

6. 子宮頸閉鎖不全

因胎盤出血、子宮過度延展或內膜炎等情況引起子宮頸長度縮短的流產案例,通常被稱為子宮頸閉鎖不全。這種情況的診斷較為困難,若發現子宮頸長度小於2.5公分,需進行嚴格監控。

7. 強烈撞擊子宮

雖然一般的運動對子宮不會造成影響,但強烈的撞擊可能導致胎盤剝離而引發流產。孕婦在運動時,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或可能造成損傷的活動。

8. 體重過重

過重或肥胖的孕婦流產的風險會相對增加。BMI指數大於25,就會提高流產的機率,且肥胖孕婦更容易罹患妊娠併發症。

懷孕初期流產(小產)原因:身心壓力大、年紀太大、曾因非人為因素流產、長期暴露於受污染的環境

9. 身心壓力大

研究指出,壓力的增加會伴隨著皮質醇的上升,這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和感染風險上升。無論是長期的壓力還是突然的壓力,均可能提高流產的機遇。

10. 年紀太大

年齡與流產的關聯性不容小覷。隨著年齡增加,流產機率成指數上升,特別是35歲以上的女性,流產風險更是顯著上升。

11. 曾因非人為因素流產

如果之前的懷孕因胎兒染色體異常等非人為因素導致流產,則未來的懷孕可能因為相似的原因再次流產。

12. 長期暴露於受污染的環境

孕期若長期處於輻射或重金屬污染的環境中,可能導致細胞變異或死亡,進而引發流產。準媽媽們應當避免潛在的環境危害,以降低流產的風險。

流產的警訊

孕期若出現陰道出血和伴隨腹痛,應及早就醫檢查。流產常常難以預測,因此一旦發現流產的徵兆,必須立即尋求專業醫療援助。

流產後的懷孕準備

根據專家的建議,流產後儘早恢復身體,爾後若有懷孕的意願,也可以在一定的間隔時間內準備接下來的懷孕計畫,這能夠降低再次流產的機率。

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流產,準媽媽們都不應因此而自責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積極與醫生溝通,提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才能更好地為未來的懷孕做好準備。每個家庭的幸福都是在不斷努力和堅持中等來的,期待能有健康的寶寶來臨!


好評推薦懷孕補品膠原蛋白

icon_BackToTop